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展会新闻

从中国石油“海外大庆”建设看一流科技创新

时间:2016-01-21 10:50 来源:susankoo 点击:

一流科技领航“一带一路”新征程

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管理运作90多个油气项目,海外原油年生产能力超过1亿吨,天然气年生产能力近300亿立方米。如果对比美国《石油情报周刊》(PIW)公布的2015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的相关指标,中国石油仅海外油气业务一项就足以入选。

一流的公司必有一流的科技。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犹如两只强大的翅膀,带领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在短短20余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西方石油公司百年才完成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从“走出去”到“走上去”,海外业务科技实现了由集成创新到特色研发的华丽转身。回望苏丹,中国石油创新发展勘探理论为“一次创业”保驾护航。在联合公司部署的第一轮探井中,合作伙伴确定的两口预探井接连失利,而中国石油专家苏永地代表中方提出的9口预探井口口出油,他因此获得“石油神探”的美誉。中国石油在国际石油公司放弃的地方发现法卢杰巨型大油田,震撼了国际石油界。在苏丹1/2/4项目建成千万吨级大油田,使苏丹由石油进口国变为出口国。2006年以来,中国石油海外科技人员不断深化中西非裂谷盆地和含盐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认识,在西方石油公司勘探30年毫无建树的乍得等地区,实现勘探重大突破,特别是发现了10年来中非裂谷系最大规模的宝巴巴油田。媒体有评论说,乍得政府与北京建交,中国石油功不可没。

科技是发展引擎,也是打开国际市场之门的金钥匙。中国石油创新大型碳酸盐岩油田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伊拉克哈法亚油田连年增产,二期产能建设项目更成为伊第二轮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中唯一启动并实现投产的项目。但很少有人知道,当2009年中国石油和道达尔等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时,哈法亚油田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探明程度低,单井产量低。如何提高单井产量和整体优化部署以实现快速规模建产,是项目成败的关键。经过20多个建产方案优化组合、井型井网与地面工程的一体化论证,在最短时间内建成了最高的初始商业产能,实现了项目自身滚动发展。这一技术还在艾哈代布、鲁迈拉等伊拉克大油田建产和上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赢得了道达尔、BP、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石油公司的赞扬。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中国石油发挥整体科研优势,肯基亚克盐下异常高压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高效开发技术使发现30年、苏联专家认为无法动用的储量实现了高效开发,肯基亚克油田3年建成200万吨生产能力。中国石油科技人员在与国际同行的同台竞技中,展示了实力,斩获了自信。

为什么“走出去”时间不长的中国石油技术能在国际“赛场”赢得满堂喝彩?这得益于以勘探开发研究院为龙头的“1+12+N”技术支持体系为坚强后盾,强大的科研团队和专家们高超的智慧;得益于技术支持人员通过集成配套创新国内先进适用的勘探开发技术,在海外进行灵活推广应用,为海外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因此,在与各资源国的石油合作中,苏丹能矿部多次组团考察大庆油田高产稳产技术,委内瑞拉石油专家对辽河油田稠油开采技术情有独钟……

科技创新,实力彰显。“十二五”期间,全球油气资源评价技术与平台系统、被动裂谷盆地石油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前陆盆地斜坡带低幅度构造勘探配套技术、盐下复杂碳酸盐岩气田群高效开发技术、中东大型碳酸盐岩油田开发技术、大型砂岩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海外超重油和高凝油油藏经济开发技术、海外物探、测井及钻井技术等一系列海外科技成果接踵问世。重大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6项,225项成果获海外勘探开发公司奖励。到“十二五”末,中国石油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理念与海外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海外勘探开发特色技术,集成、完善先进实用的工程配套技术系列,使海外整体勘探开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海外征程,科技是先锋更是智囊,是驱动更是领航。随着更多的科技创新,中国石油跨越式发展步伐将更加稳健,在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将会演绎更多精彩。